委员风采 |
王朝丽:她的梦想从余杭水果起航 作者:管理员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/6/6 10:49:03
“五月江南碧苍苍,蚕老枇杷黄。” 王朝丽[wáng zhāo lì] 这位“枇杷专家”说: 2006年从河南科技大学毕业后,王朝丽已经在余杭从事果树“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”引进与推广有10余年时间。她说:“我的梦想是从余杭水果起航的。” 实验在2014年取得了成果,设施枇杷平均单果重50克左右,最大单果重82.73克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露地“白砂”枇杷平均单果重30克左右,最大单果重42克。同时,王朝丽培育出来的设施枇杷表皮光洁、锈斑少,得到市场的认可和专家的好评。 长期跟农民打交道,王朝丽不光为农民解决眼前的困难,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投入到科技兴农的实践中,除了关注塘栖枇杷的同时,也把目光投向其他水果生产。她带领余杭农技推广中心,围绕农业增收,以引进品种为基础,推进水果产业提升,先后从浙江大学、省农科院引进桃、樱桃、枇杷等新品种28个。抓好示范带动作用,先后建立枇杷、梨、葡萄等示范基地10余个,建设塘栖枇杷、蜜梨、杨梅种质资源圃3个、水果良种繁育基地5个,布点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20个。通过培训班、现场会,每年培训果农600余人次,有力地促进了余杭区水果产业良田、良种、良法的配套技术应用。 优秀这个词, 王朝丽表示,“加入政协,我又拥有了新的身份,从此,有物可痴、有人可痴,政协履职有了依托,参政议政有了方向。” 王朝丽侃侃而谈,“作为政协委员,通过我们政协的这个渠道,我们会多些相关的社情民意,多提相关提案。作为我来讲,我会重点关注农产品以及旅游开发这方面的建议,当然啦,我也非常关心孩子教育以及工会疗休养等资源的利用。有些提案得到了区委、区政府、区政协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很好的落实,这些是对我工作的肯定,同时对我今后更好地履行政协委员职责是一种很大的鼓励。有时候提了一次不行,我就会接着再提,就跟培育果子一样,一次不行,接着再试,关注的人多了,发现的问题多了,就会更加明确前进的方向。" 做一名政协委员,不仅是荣誉,而且是代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王朝丽始终把“责任”二字放在心上,正是身上这种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持之以恒的精神,终助其成为一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优秀“代表”。 |
|
版权所有 © 2016-至今 政协杭州市余杭委员会 浙ICP备11032008号 地址: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500号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:杭州网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:0571-86166581 |